各专业初、复试考试科目:
 
  
   专业名称  | 
   类型  | 
   初试科目  | 
   复试笔试科目  | 
   复试面试内容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硕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8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       |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实验能力测试,      综合面试       |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 
   专硕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8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       |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实验能力测试,      综合面试       | 
  
  
   制药工程(专业学位)       | 
   专硕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8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       |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实验能力测试,      综合面试       | 
  
  
   药物化学       | 
   学硕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药学综合      ④--无       | 
   药理学       |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实验能力测试,      综合面试       | 
  
  
   | 化学 | 
   学硕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818有机化学 ④化学综合  | 
   物理化学 |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实验能力测试, 综合面试  | 
  
 
 
考试课程代码可能会有变化,但是考核要点、难易程度会与往年保持一致。参考书目可能有多本,一般选择其中一本即可。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形式:口语听说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听、说能力。                   
实验能力测试
实验能力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为化学基础实验操作,用到的仪器设备包括:常规玻璃仪器,铁架台,搅拌器,温度计、加热套,循环水泵等。                  
 
硕士研究生导师一览表:http://www.2sf6.com/info/1070/1441.htm
 
专业介绍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研究方向: 1、分离与反应工程    
     
2、功能高分子合成及其应用    
    
3、有机太阳能电池    
    
4、光催化与纳米材料    
    
5、新型催化材料和催化技术    
    
6、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工程化    
    
7、生物质转化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学品    
    
8、环境与生态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四个二级学科,是天津市“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拥有“天津市有机太阳能电池与光化学转换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高档颜料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以生物与现代医药、染料、分子探针和能源材料等领域的新物质、新反应、新产品和新技术研究为核心的研究体系。  
   
分离与反应工程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在染料中间体、医用抗体以及高附加值化合物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展研究,着重研究反应动力学、催化反应机理、系列产品的特殊合成与精细加工工艺,进而进行工艺设计、工程开发及工业化的应用,围绕化工产品生产中的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和环境友好新工艺两条主线开展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功能高分子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方向主要以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表征、应用性能、工艺开发等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新型功能橡胶、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及聚合物负载催化剂等的合成理论与技术研究。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开发以染料敏化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为主的新型太阳电池相关材料的合成及制备技术;设计开发新型有机(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不断提高光电转化效率,降低电池制备成本,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光催化与纳米材料研究方向主要以高效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和敏化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为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二氧化钛、氧化锌、碘化亚铜等无机材料的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线的制备,以及多孔纳米材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污染物的敏化降解等研究。  
   
新型催化材料和催化技术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与催化转化、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催化转化制燃料和有机化学品、石油天然气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污染物的催化消除等重要方面。  
   
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工程化研究方向主要以精细化工新产品合成反应动力学和工艺开发中的工程化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有机金属材料、功能染料、功能助剂、荧光探针、药物和有机中间体等的新产品、新工艺及工程转化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研究。  
   
生物质转化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研究方向主要以生物质高温热解、生物质加氢裂解、生物质氧化裂解等反应过程为基础,开展生物质原料转化制备生物柴油、航空煤油、呋喃衍生物、芳香烃以及其它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应用研究。  
   
环境与生态工程研究方向主要学习污染物在生态系统内迁移、转化和归宿等行为及其对生命系统的危害、风险评价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知识,研究污染物的生物修复机制及生态毒性效应,培养能够从事污染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公共必修课、高等化工热力学、金属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有机结构波谱分析、现代精细有机合成、高等生物化学、化工传递过程原理(II)、有机催化反应工程、高等分离工程、有机合成设计、工业催化原理、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绿色化学与化工、天然有机物化学、超分子化学导论、膜分离科学与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染料、专业外语、当代化学前沿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去向:国家、省市级石油、化工、医药等相关行业的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技术管理、产品技术开发、生产设备设计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为2.5年,授工学硕士学位。  
  
  
  
085216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 1、精细化工工程    
     
2、功能型新材料    
    
3、能源化工与生物质资源化    
    
4、过渡金属催化药物合成反应研究    
    
5、生态修复技术    
    
精细化工工程研究方向主要以精细化工新产品合成反应动力学和工艺开发中的工程化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络合精馏、分子精馏、超临界萃取等方法分离纯化精细化学品,开展有机金属材料、功能染料、功能助剂、荧光探针、药物和有机中间体等的新产品、新工艺及工程转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  
   
功能型新材料研究方向主要以功能化学品、功能高分子、精细大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以及生物材料等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药物控制释放理论、药物新制剂以及功能新材料等领域,系统开展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功能化学品、高分子的精细化、功能化、智能化和生物模拟等方向的研究。  
   
能源化工与生物质资源化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光相应纳米器件、生物质的高效转化途径以及固体废弃物的二次利用技术,着重于高效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制备,光电转换的分子机制与动力学基础,可见光制氢技术与高效电极制备,生物质制备高附加值中间体的催化剂筛选,和废弃生物质的能源转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药物合成反应研究研究方向以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底物,开发新型催化剂,开展高选择性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实现立体、区域和化学选择性的有效调控,力争在绿色合成反应、新型催化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开展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临床治疗药物的设计、合成及生产工艺研究。开展现代新型纯化、分离方法的研究,为高纯医药中间体的制备与工程化提供理论基础。  
   
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方向主要学习不同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领域,针对水体、土壤、大气等不同领域的不同污染物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研究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培养能够从事生态系统污染修复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公共必修课、高等有机化学、高等化工热力学、现代精细有机合成、有机催化反应工程、有机合成设计、功能高分子材料、高等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动力学、催化剂合成与应用、生物反应工程、超分子化学导论、精细化工过程分析与工艺设计、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有机结构波谱分析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去向:国家、省市级石油、化工、医药等相关行业的研究院所、理工类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从事化学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技术管理、产品技术开发、生产设备设计等。  
   
本工程领域学制为2.5年,授工程硕士学位。  
   
  
   
085235 制药工程 (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1、化学合成药物的研究与制备工艺  
   
2、合理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  
   
3、中药/天然药物研发  
   
化学合成药物的研究与制备工艺研究方向主要以药物及中间体化学、药物合成、药物设计和新药开发为研究对象,开展化学药物的合成及生产工艺研究。  
   
合理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方向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技术寻找先导化合物,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药物构效关系研究,参考天然配体或底物的结构特征,设计新结构药物。  
   
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研究方向主要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分析、分离手段,开展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新的活性物质的寻找工作,从传统中药中追踪发现先导化合物,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机制进而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公共基础课、高等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专论、有机化学合成新进展、药用高分子材料、新药设计、有机合成设计、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植化方法学、药物合成方法学、生物制药工艺学、有机结构波谱分析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去向:国家、省市级医药与精细化工研究单位,大型医药与化工企业的研究院所及理工类高等院校。  
   
本工程领域学制为2.5年,授工程硕士学位。  
  
  
   
100701 药物化学  
   
研究方向:1、新药的开发和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2、医药生物材料的合成、表征及药物应用    
     
3、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修饰及质量控制研究    
     
4、生物医学诊断试剂的合成及研发    
    
5、合理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  
   
新药的开发和药物合成工艺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以药物及其中间体化学合成和新药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化学药物的新合成路线设计、合成工艺优化及生产工艺研究。  
   
医药生物材料的合成、表征及药物应用研究方向以新型药物缓控释材料、功能聚合物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药物疗效为目的,设计合成针对抗癌药物、肽类药物、基因药物、蛋白质等药物的缓控释材料,实现靶向给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修饰及质量控制研究研究方向采用现代的分析分离技术,或研发新的固定相材料,开展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从传统中药中追踪发现活性成分及先导化合物;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机制并据此进行结构优化改造;据新发现的有效成分进行相应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生物医学诊断试剂的合成及研发研究方向主要设计合成系列新型荧光探针和碱性磷酸酶、谷胱甘肽酶等生物酶探针,探讨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和构效关系,设计合成具有肿瘤靶向性的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试剂。  
   
合理药物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技术寻找先导化合物,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药物构效关系研究,参考已上市药物的优势结构和药效团特征,设计创新药物。  
   
开设的主要课程:高等有机化学、有机结构波谱分析、半微量有机合成技术、高等生物化学、药物化学专论、生物合成概论、现代分离与分析技术、植化方法学、天然化合物结构分析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知识产权法、现代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中药成分代谢化学、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去向:国家、省市级医药、精细化工等相关行业的研究院所、理工类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产品技术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为2.5年,授医学硕士学位。